No.2128〈要多久?怎麼做?年輕時我學到的問題處理步驟〉
年輕時曾碰過一個超嚴格的主管,
每次只要碰到他主持的會議
大家就七上八下、如坐針氈。
原因是只要碰到問題或危機,
他只給你15分鐘的報告時間,
不管你說了什麼,
他都只要求五個完整的重點:
1、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?(做法)
2、中途需要哪些部門配合?(協調)
3、預計花費多少預算或代價?(代價)
4、需要多久時間?(時間)
5、以上都配合,做不到怎麼辦?(責任)
裡面哪個最重要?
當然看事情問題的內容。
然而這位高階主管讓我最佩服的是,
只要我們能講的出完整的這五點,
他就會協助
「支持做法」(包含人事時地物)
「全力協調」(主動解決跨部門的困難)
「評估代價」(符合目標和比例原則)
「給予時間」(列出進度和成效)
當然,也會要求最後的「負起責任」。
在這樣的要求和訓練下,
我不知不覺學習到這些做法,
用在我之後的工作和課程裡。
為了達到某些目標,
我們不怕付出代價,
但是必須控制時間,
才能上下一心使命必達。
我學到的重點在於:
如果只有一段時間,
必須達成某個目標,
在損失已經不斷增加的情況下,
就必須用特別手段,
讓大家繃緊神經全力以赴,
如果說好的時間到了無法完成,
自己立即就該負起責任。
如果不斷重複的解決某個問題,
列出的做法卻效果不大,
協調的過程也沒有更高層跳出來解決,
做不到的原因只有藉口式的回答,
明明有時間壓力卻拿不出辦法,
一切的問題都期待老天解決。
所有聽話的人反而倒楣,
全公司最終將付出龐大代價。
在長大後的歲月裡,
很多時候懷念那位英明而且當責的主管,
當初把我修理的不知所措無地自容,
也才造就出多了一點能耐的自我。
今天星期三
解決問題必須符合比例原則
拿出對策降低損失不然就負責
各位河粉早安
PS.李河泉老師的文章都歡迎分享